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一钢琴家朋友净说大实话,颠覆了我对娃学乐器的想法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2-11-16

文 | 黛西
网上流传着很多传说,德国的学前教育静悄悄,德国的幼儿园啥都不教,德国孩子的童年就干一件事,傻玩。
饼饼从1岁多开始上幼儿园,到现在4岁多了,确实没上过一节“文化课”,老师没有系统地“教”过什么,连写字母都是从班里的大孩子那“看会”的,自学成才。
相关文章 | 混龄幼儿园里的奇迹,我终于见识到了
让我惊讶的是,不教ABC123的幼儿园,居然从外面请了一位专业音乐老师,每周来给孩子们上一次音乐课。
虽然从外面请音乐老师上课这事儿,并不是德国幼儿园的标配业务,但也算是德国教育重视儿童音乐启蒙的一个缩影。
德国的音乐教育世界闻名,我这个不懂音乐的德国育儿博主,也经常被问到一些超纲题,比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怎么样,什么时候让娃开始学音乐,4岁/5岁/6岁是不是该考虑学乐器了等等。
我带饼饼去试过一些德国本地的音乐课,参加过一些儿童音乐活动,在儿童音乐会上打过酱油,也看过几次儿童音乐话剧。

但说实话,我从来没把这些当成一个系统正规的“音乐启蒙”行为,更谈不上“学音乐”。
既然“不正规”,自然就不会过多研究那些理念,至于学乐器,我个人觉得还为时过早。

1. 我认识一钢琴家,他净说大实话

前面那么长的前戏,其实就是想说,我没有任何培养琴童的经验和你分享,我今天聊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我也很乐意承认自己不专业。
与其听我聊,你肯定更愿意听那些娃考过钢琴十级的妈妈怎么说,毕竟人家才是专业选手。
其实,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专业”。
专业的人不考级,考了也没用,业余的人才考级,钢琴考到十级说明业余到一定份儿上了。
这么霸气的话,肯定不是我这种外行敢说出口的,是我以前做金融时候,在酒会上认识的一个职业钢琴演奏家说的。

他还说,父母们让娃学琴的时候,都是抱着培养下一个郎朗的决心,学了一段时间就开始认清现实,发现吃钢琴这碗饭大概会饿死,于是改口说:
“我不指望孩子走音乐这条路,孩子长大后多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方式,就够了。”
但他们不知道,即便只是达到“多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方式”的水平,也得每天坚持练琴1-2小时,这样你才能把这个“技”真正给练出来。
有一搭没一搭地练,抱着娱乐心态玩票学,等于没学,但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这点。
他们觉得,只要我听见家里有琴声,就算还没正式放弃这个爱好,其实都是自己骗自己。
我再强调一遍哈,以上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是那位钢琴家朋友说的。
我只是觉得他很没心眼儿,净说些大实话,所以上来分享给大伙,如果有人觉得被针对了,应该在心里默默骂他,而不是在留言板骂我。

2. 没有这一步,别急着学乐器

我问朋友,练琴很苦吧?世界上真的有孩子会发自内心喜欢练琴吗?

他说,他曾经就是这样的孩子,其实父母不想他练那么多琴,觉得影响学习。
他对我发表了一通关于热爱和激情的感言,我从中提炼到了一个关键词:感性认知。
我之前就写过一个观点,无论学什么东西,“感性认知”一定要先于“理性认知”。
具体什么是感性认知?
比如很多人想学习金融理财,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会建议先从大面儿上了解金融市场是怎么运作的,各国的金融体系是怎样的,先建立最基本的“体感”,而不是一头扎进细节里,研究各个股票的市盈率和贝塔系数。
相关文章 | 我透露给闺蜜一个“钱生钱秘笈”,然后差点被拉黑
说得贴近生活点。
比如前阵子,好几个国内朋友说,带娃看冬奥会,没想道顺便培养出来了个爱好,娃学滑冰比玩ipad游戏都积极。
一点都不奇怪。
娃连续几个礼拜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滑冰的小哥哥,大人吃饭聊天谈论的都是滑雪的小姐姐,“密集暴露”在冰雪运动的信息流中,这些非正式的耳濡目染,就是给他们建立对冰雪运动的“感性认知“。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受到启发,想让娃学音乐,也要让娃先大量“暴露”在音乐环境中,给他们非正式接触和被浸润的机会,而不是从“学乐器”开始。
我不是说学乐器有什么不好,而是它已经进入了“理性认知”环节,在这之前,我认为应该先积累大量“感性认知”做铺垫。
带孩子听儿童音乐会,看儿童音乐剧,给他们读带古典音乐音频的绘本,在家里时不时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这些都是在建立“感性认知”。
如果有条件,参加一些以“玩”为主的音乐启活动,在游戏中让他们把音乐和“我”联结到一起。
我的个人观点是,在音乐启蒙阶段,不用太纠结什么理念不理念的。
毕竟很多机构宣传的“音乐教学理念”,他们其实自己也不太懂。
重要的是“好玩”,娃玩得开心,让他们一想到音乐,产生的都是愉悦的联想。
让娃对音乐产生好感,充满向往,比着急上火地让娃早点开始上乐器课,更能给他们带来长期动力。
如果没有前期对音乐的“感性认知”,仅仅是因为觉得娃“年龄到了”,或者因为“别人都在学了”,就在某一天冷不丁问娃一句,你想不想学钢琴啊?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学了个寂寞。

3. 热乎不等于热爱,兴奋不等于兴趣

虽然饼饼没开始学乐器,但我和大部分妈妈一样,也觉得如果她以后能会个乐器是个挺好的事儿。

不瞒你们说,我自己就是一个童年学琴失败的典型案例,所以如果她最后放弃了,或者压根不想开始学,我也不会觉得太遗憾,因为什么乐器都不会的我,并没有耽误享受音乐。
前段时间,我去一个朋友家玩,她家客厅里放着一架钢琴,饼饼玩了几下。
朋友说,饼饼很有音乐天赋嘛!你看她这么感兴趣!那陶醉的小眼神!赶紧培养一下!
我露出姨母微笑,这个画面好熟悉。
30年前,我爸妈也是看到类似的一幕,然后对我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然后,他们斥巨资给我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自己的学琴失败经历,让我在娃学乐器这件事上更冷静,因为我知道:
热乎不等于热爱,兴奋不等于兴趣。
当钢琴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好玩”的东西,消闲娱乐的道具,他们当然喜欢了。
(回来看到视频里饼饼“捶钢琴”的样子,我真庆幸朋友没把我拉黑。。。)
而当钢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精力体力、为其放弃玩的时间、偶尔有成就感经常有挫败感的东西,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喜欢?
所以,在娃表现出热乎和兴奋的时候,我不会趁热打铁,而是会泼点凉水,告诉她学琴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会一厢情愿地过分解读孩子的反应,然后在热乎劲和新鲜劲消失后,不甘心放弃已经投入的金钱和时间成本,逼孩子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把学琴变成了童年的阴影。

▼ 我们搬砖群里关于学琴的讨论

童年有这么多好玩的事可以做,为什么要浪费在痛苦的事上?扪心自问,真是为了让他们“长大后多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方式”吗?

4. 开始学乐器的最佳时机

我一朋友,人到中年突然想学琴,于是自己买了一台钢琴。

既然家里有琴,自然也会想让孩子学琴,这是太正常不过的想法。
人算不如天算,活生生的榜样摆在面前,她女儿对钢琴还是不感兴趣。
朋友的女儿是个特别有主见的孩子,她不想学的东西,十头牛都拉不动。
不过朋友的心态很好,她说没关系,我还有老二呢!我发现老二对音乐很有感觉,你看他玩带声响的玩具那么开心!老大不指望了,以后就重点培养老二了。
我看着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老二,突然明白了那句话,“大号练废了,开个小号重新练”,精辟。
很多人让孩子学琴,大概都是类似于我朋友这样的“机缘巧合”。
因为家里有人会弹琴,因为家里本来就有琴,所以觉得娃不学琴可惜了。因为家里没有人会弹琴,觉得这是个遗憾,所以让娃学琴,完成他们的梦想。

合着家里有没有人会弹琴,都能找到让娃学琴的理由。

还有一些人看到网上说,5岁可以开始学琴了,觉得年龄到了,可以提上日程了。
甚至有人觉得,娃脑子不灵光,读书可能不行,那就走音乐的路吧,说得好像弹琴不需要脑子似的。
更多人说并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体会音乐之美”,陶冶情操。
说得有道理,就像很多人坚持运动,也不是为了当运动员,而是运动本身就对身心有益处。
但运动本身就会让人快乐,学琴就不一定了,可能你苦练两年小提琴,拉得还是像锯床腿儿一样,这不是一件很容易让人分泌多巴胺的事。
所有这些学琴的动机,都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孩子怎么想,是否给孩子提供机会建立了充足的“感性认知”。
开始学任何一样东西的最佳时机,不是你准备好教了,而是孩子准备好学了。
兴趣和热爱,决定了娃在学乐器的路上能走多远,在拉了三年小提琴还像锯床腿的情况下能不能继续坚持拉下去。
没有“能抵岁月漫长”的热爱,乐器给孩子带来的就不是心灵洗礼,而是心灵洗劫。
黛西

黛西好物推荐

你可能还喜欢读

女儿在幼儿园遭到了孤立,孩子的社交比想象中更残忍

中国女性,正在抛弃高跟鞋

会过日子的我,从宜家淘到了不少好东西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点赞“在看”,变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